- 發問前請先搜尋參考其他家長的類似問題。
- 若相關搜尋結果仍未能解答您的問題,請填寫底下提問表單。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
- 我們會以EMAIL回覆您的提問,如未收到EMAIL,可直接至此頁面重新輸入問題關鍵字查詢。
- 若不想公開姓名,請填寫暱稱,或選擇匿名送出。
- 若不想分享提問內容,請勾選「內容保密」
- 建議您在發問時,告知您(問題)所在「縣市」、「兒童年齡」、兒童目前「就醫」資訊、「就學」及「療育」狀況,我們比較能依據您提供詳細資料給予適當的答案。
請選擇您想了解的問題:
我的孩子被評估完有認知方面的發展遲緩,已在醫院進行物理跟職能治療,但未安排到認知相關療育,想詢問除了醫院以外,還有哪些地方有在做療育?
認知系統是一般我們常說的智力的組成來源,而認知系統包括了操作和概念。「智力」其實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名詞,所以智力的高低要從個人的語言和行為表現來估算。
智能是指一個人學習、思考、適應環境和決解問題能力,其實簡單的說就是適應生活的能力。認知能力如有障礙,可能從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語言的溝通和社會情緒及人際關係和社交互動都有影響。所以認知訓練是所有訓練的基礎,如果沒有好的認知發展作為基礎,很多人語言的理解和表達,甚至遊戲人際互動訓練的成效將大大打折扣。訓練的內容考能包括基本的認知能力如物件概念、形狀、顏色、時間、數學、邏輯等等,依孩子的能力去選擇訓練的目標,並且對下一階段的目標發展做準備。其實認知能力的訓練和語言治療的訓練,是一體兩面,兒童如果沒有正確基本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的正確表達也會受限。
目前台灣除了醫療院所有提供各種類療育資源外,各縣市的『發展中心』及民間開立的復健診所,也都有相關療育,建議您可以找尋您所在縣市區域的有發展中心或是診所洽詢他們的療育方式及內容,以下提供各縣市療育資源表給您查詢>>>https://www.fcdd.org.tw/treatment/3/8/1
申請入幼鑑定,經通知分發的園所不利於日後接送,如何放棄就讀。
若未依通知單敘明期間辦理優先入園登記,視同放棄,因此不需要特別做任何放棄手續。
我的小孩為ADHD學童,今年小二,他的作業問題一直以來有很大的問題,常常要陪寫功課到很晚,導致他睡眠不足,精神狀態更不好,我該怎麼辦?
以下自王意中老師針對ADHD學童寫功課的文章,擷取幾點策略給您參考:
1.是否回家馬上寫?是否回家後馬上要求孩子打開書包,拿出作業出來寫,雖然許多時候父母希望孩子馬上寫。建議您優先同理孩子放學後的心情,畢竟動筆的是孩子。這就好像大人下班後是否須馬上打開公事包,繼續將未完成的工作做完一般。如果您的腦袋、體力或心力受不了,孩子面對的處境應該也一樣。
2.什麼時間開始寫?回頭想想,找出孩子最佳的寫作業時間。這個時間或許是孩子休息後,精神與體力較佳的時候,或家裡的干擾較少,能夠維持較為安靜的時刻。和您的孩子一起討論,聽聽他的想法,從以前的經驗中整理出最適合的寫作業時間,每一個孩子多少都有屬於他的時間點。
3.功課怎麼開始寫?如果孩子對時間有概念的話,寫功課前,試著先讓孩子預估每項作業的書寫時間,例如國語習作二十分鐘、數學講義三十分鐘等。同時讓孩子決定書寫作業的順序,例如國語、數學、自然等。別忘了,動手寫作業的人還是孩子。
4.功課是否需要一口氣寫完?雖然您可能相當期待最好是這樣,但這還是需要視孩子的動力及注意力的持續情況來決定。避免一股腦地將所有的作業本攤在桌子上,要 求孩子馬上通通寫完。面對一座高聳入雲的作業山,很容易讓孩子尚未開始動手寫,就動口宣布投降。分段書寫,一部份、一部份完成仍然是王道。
5.功課與功課之間可以做什麼?或許您經常碰到如此的狀況,孩子告訴您『媽媽,先讓我玩一玩,再來寫功課』『爸爸,先讓我看一下海綿寶寶,再來寫功課』。中場 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於孩子的訴求是否答應?除非先前的經驗告訴您,孩子玩一玩後、看一看卡通後,注意力能夠順利轉換,再度回到寫作業這件事,否則您一 定要思考他所想要做的活動是否容易讓他在注意力轉換上出現困難。特別是,玩一玩後,寫作業的心就回不來了。 對於注意力缺陷的孩子, 寫作業有時該像搭乘區間車般, 每站都停, 分段達到成功的經驗, 雖然父母有時希望孩子能夠像搭乘高鐵直達車, 一鼓作氣。
詳細文章內容請參考>>https://www.fcdd.org.tw/news/3/234
若孩子目前持續有心理師或是醫師協助,敬請您也要主動告知治療師孩子此問題,可以跟治療師討論如何處理,也建議針對孩童寫作業的問題要跟學校老師共同討論。
我的孩子是高功能自閉症,近期他常常獨自哭泣或是忽然大聲尖叫,然而,問他怎麼了,他也不回答,我該怎麼辦?
建議您可以先帶離原本引發他情緒的環境,先讓孩子冷靜,待稍微冷靜後,您可以藉由圖畫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此提供一篇文章(以視覺圖形處理自閉兒情緒問題>>https://www.fcdd.org.tw/news/3/233)給您參考。
另外,關於孩子有此情況,建議您除了參考此作法外,務必要跟孩子相關的心理治療師說明此狀況,共同討論如何協助孩子,才能找到最有效幫助孩子的方法。
我的小孩一歲半,我觀察他手指動作疑似較沒有力氣,有什麼方式可以確認是否動作發展較慢? 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發展?
以下提供您在與孩子遊戲時可以觀察的方式:
1.拿約2.5公分左右的正方體積木,先由您示範將積木一一往上疊高,再將積木推給孩子,鼓勵孩子模仿疊高,觀察是否可以疊兩塊積木。
2.準備一張白紙及一枝筆桿較粗的水性彩色筆或蠟筆,觀察孩子會不會主動拿起筆隨意塗鴉。
3.準備像是小鋼琴或是按壓可以出聲的玩具,看孩子是否能用手指按壓玩耍。
以上如果都有達成,則媽媽無須擔心,但請持續觀察,若以上動作您覺得孩子不是做得很好,建議您可以在日常遊戲中,多加入畫畫或是疊積木的遊戲,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發展。
若狀況未改善,建議您至本會網站『新手父母>>篩檢區>>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下載兒童發展檢核表(中文版)使用』選擇您孩子年齡的篩檢表做進一步自我檢查。
本市公幼招生遞補順序為何?
優先入園招生規則:
(一)符合優先入園順位 1 至 4 歲之幼兒、5 足歲幼兒得優先遞補。
(二)依 5、4、3 足歲分齡及各該階段登記抽籤順序依序遞補。
(三)於招生 2 階段結束後,各園重整備取名單仍以優先入園順位 1 至4 之不利條件幼兒優先備取(輔以先 5 足歲再 4、3 足歲原則),再依原 5、4、3 足歲分齡登記抽籤順序重新調整。
優先入園資格:
- 其本人為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族或其家庭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特殊境遇家庭。
- 其父、母或監護人為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
※前項優先入園登記,每位幼兒以登記一園為限。
我的孩子若評估為發展遲緩,就一定有優先進公立幼兒園的權力嗎?
若經評估為發展遲緩,並領有診斷證明或評估報告書,可擁有報名入幼鑑定安置的報名資格,但仍須依據該校缺額、幼兒年齡以及安置條件順位來排序,並非保證一定有幼兒園可就讀。
若入幼鑑定安置結果因距離太遠而放棄,請問放棄後是否就沒有特教身分?
基本上申請入幼鑑安,評估及填志願的過程都是經由家長決定的,若是後來考量因距離太遠而放棄安置,那孩子就不具有特教正式生身分,所以之後若採別的管道進入幼兒園(例如:公幼報名抽籤),需經由其他方式重新申請鑑定才能確認是否符合特教身分(例如:持評估報告書請幼兒園協助申請巡輔)。
發展遲緩症狀是什麼? 好怕我兒子發展遲緩
『發展遲緩』是指學齡前兒童在認知學習、語言溝通表達、粗動作、精細動作、人際互動與情緒發展等方面,與一般同年齡的兒童相比後,有一種或數項發展落後、異常的現象。
媽媽可依據孩子的年齡核對「兒童發展篩檢檢核表」內的題項,自行了解孩子的發展,是否有落在星號提的狀況,當孩子依據真實狀況回答「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檢核表上的問題後,如有以下三種情形,請家長特別留意:
- 1個題項有問題(不包含星號題):持續三個月追蹤、觀察。
- 1個星號題未通過:需至醫院的評估中心做檢查。
- 2個非星號題未通過:需至醫院的評估中心做檢查。
如果所有問題都有通過,媽媽可以不用太擔心並建議您持續觀察孩子的發展情形,如果有未通過之題項,依據上述的建議進行後續的安排,才能更了解孩子目前的發展現況喔!
國內內政部統計2017年發展遲緩人數有23,535人,想知道全球發展遲緩的總人數有多少?
您好,目前聯合國並未有此官方統計數字。若您對於台灣的通報統計數據有興趣,可以至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下載。
上述內容尚未回答我的疑問..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會盡快為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