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問前請先搜尋參考其他家長的類似問題。
- 若相關搜尋結果仍未能解答您的問題,請填寫底下提問表單。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
- 我們會以EMAIL回覆您的提問,如未收到EMAIL,可直接至此頁面重新輸入問題關鍵字查詢。
- 若不想公開姓名,請填寫暱稱,或選擇匿名送出。
- 若不想分享提問內容,請勾選「內容保密」
- 建議您在發問時,告知您(問題)所在「縣市」、「兒童年齡」、兒童目前「就醫」資訊、「就學」及「療育」狀況,我們比較能依據您提供詳細資料給予適當的答案。
請選擇您想了解的問題:
1.如何知道小孩符不符合申請身心障礙手冊? 2.身障手冊效期多久?
1.可由兒童發展評估報告書上的「綜合建議」知道小孩是否符合申請身心障礙手冊。另若只有單一項目遲緩,難以申請的到。
2.效期會依孩子狀況而不同,需由醫師評估。
我的小孩已經要入小學一年級,目前已經確定有安排在資源班的資源,但是我想再幫孩子安排其他療育資源,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
入小一以後的療育資源目前都是已醫院或是復健診所為主。
有少數的基金會或發展中心有提供入小一,以後的課業輔導,但都需家長自費,家長可以搜尋居住地相關的協會或基金會詢問服務內容和收費。
也有個人工作室或老師提供服務,但是家長選擇這樣的服務時需要透過管道詢問老師的服務品質對孩子會比較有保障。
我居住地為(地區),已到醫院做評估並拿到報告書,請問可以到哪裡上療育課?
可詢問評估的醫院是否有療育課程可以安排,或至就近的醫院安排療育課程。(可掛兒童心智科、復健科、或精神科)
在本會網站可尋求資源>>>早療服務單位頁面有各縣市有在做療育之單位,可提供參考,確切療育課程需自行電洽或親洽該單位,謝謝。
我的小孩剛進幼兒園中班,已經上了快3個月了,為什麼上學總是哭鬧,甚至不想上學,老師說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或情緒有問題?
幼兒缺乏安全感原因
1、 心理需求未滿足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沒有得到行動上的自由、獨立與正常情緒的釋放。
2.照顧者的情緒影響
主要照顧者是孩子最親密的接觸者,如果主要照顧者經常怕這怕那,或是對於孩子做同一件事情經常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那麼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做事與生活態度。只有照顧者本人的安全感和價值能穩定時,被照顧的孩子不安全感和焦慮才會減少。
3.家庭的成員相處是否和諧
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的關係,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礎。對於孩子來講,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父母間的衝突,孩子會感到極大的不安與畏懼。甚至有時候家中其他成員的關係也要注意,如父母和祖父母或其他親人的關係等。
4、平常是不是寶孩子照顧得太周到
因為家中的孩子越來越少,有很多獨生子女,爸媽或祖父母過於疼愛或保護,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準備好了清道夫、搶先去移開路障,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使孩子膽小、害怕面對困難,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5、喜歡把小孩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家長常常對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要求。總讓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當孩子不如別人或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會非常著急,抱怨的話、情緒化的行為就會出現。經常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與能力。
6、孩子自我為中心
因為未上學時,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常常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讚美,家長、幼稚園老師天天都是,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等等,使孩子有了討拍按讚症候群,聽不得一點反面意見,這樣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體驗和原動力,常常會很情緒化,缺少安全感
政府是否有規定發展遲緩兒童一定要"通報"?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32條:各類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機構,發現有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應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將接獲資料,建立檔案管理,並視其需要提供、轉介適當之服務。
通報的好處:有當地社政單位社工可以協助家長,提供在地療育服務資訊給家長,因此將有社工一同與家長共同協助孩子接受早療。未來若有教育方面的資源需求,專業人員也會提出相關建議及服務給有通報之個案。否則將沒有上述服務機制及補助。
請問萬華區有提供早療聯合評估的醫院嗎?
目前萬華區沒有提供早療聯合評估的醫院,建議您可以至鄰近地區的醫院進行約診唷!如:中正區的台大醫院、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山區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等。
我家住在北投,小孩為發展遲緩,醫生表示符合申請身心障礙手冊資格,但我擔心是否會影響孩子未來被貼標籤化,考慮是否要申請手冊?
1.身心障礙手冊資格是為了協助孩子未來就學能取得相關醫療資源,協助其更適應學校環境 2.請媽媽去評估孩子手冊的程度,因為手冊期限約一年期,期滿需重新鑑定,並非取得後就永久性存在 3.請媽媽在跟醫生討論,釐清手冊對孩子未來的影響與利弊
小朋友5歲,被評估為社會發展遲緩,認知部分沒有問題,目前小朋友最需要處理的狀況是在學校會咬其他同學,請想問基金會針對此有沒有相關的課程可以上課(目前已在醫院有排療育)
需先跟媽媽確認其孩子的評估,是去評估醫院所做,並取得完整的評估報告書。
建議媽媽先了解孩子心理,了解孩子為何要咬其他同學,才能進一步去針對孩子的狀況去處理,然而基金會的療育課程已認知療育為主,上課課程內容依據每個孩子的狀況規劃,並非統一課程內容,其費用需家長自費,無法申請療育補助。
我們住在日本,但觀察到孩子各方面都較同年齡孩子慢,想攜孩子回台療育?若無健保資格,自費金額為多少呢?
若評估後結果,確定孩子有需要療育資源,由於療育為長期且持續性的進行,因此建議以所住之地區資源為優先考量,在日本進行評估與療育,甚至可以妥善運用所住地區之社區公衛資源。
若攜孩子回台評估,自費金額部分約5000-6000元不等,若要檢查腦波初估為10000元左右,但實際金額需以各醫院定價為主,本會提供之金額僅做參考。
孩子為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台灣是否有相關法源依據,可以協助申請育嬰留停?
依據政府規定,只要在同一單位工作滿6個月以上且配偶也在職中(但單親家庭不在此限制),於每一子女滿3歲止,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至該子女滿3歲止,期間最長不得超過2年(若同時有兩名子女,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應合併計算,最長期限以最小的子女受撫育滿2年為限。)。
因此若您的孩子目前是三歲以前,您可向雇主申請育嬰留停,但若您的孩子已經超過三歲,則建議您向雇主說明您個人狀況,與雇主洽談留停需求。
另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之規定,員工可以請『家庭照顧假』,也許您的狀況可以算是此種假別,但家庭照顧假日數是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
以上說明,提供給您參考。
上述內容尚未回答我的疑問..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會盡快為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