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問前請先搜尋參考其他家長的類似問題。
- 若相關搜尋結果仍未能解答您的問題,請填寫底下提問表單。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
- 我們會以EMAIL回覆您的提問,如未收到EMAIL,可直接至此頁面重新輸入問題關鍵字查詢。
- 若不想公開姓名,請填寫暱稱,或選擇匿名送出。
- 若不想分享提問內容,請勾選「內容保密」
- 建議您在發問時,告知您(問題)所在「縣市」、「兒童年齡」、兒童目前「就醫」資訊、「就學」及「療育」狀況,我們比較能依據您提供詳細資料給予適當的答案。
請選擇您想了解的問題:
我的孩子從中班要升大班,需要換老師,我怕孩子不是適應,要怎麼幫孩子學習適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除父母家人之外, 老師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之一。 讓孩子熟悉、適應不同教學風格的老師, 也是一件好事。 多換老師對孩子來說也是多接觸榜樣、多豐富自己經驗的機會。 當然這對我們性格偏內向、膽小、適應慢的孩子則可能需要一些適應時間, 也許孩子剛剛建立起來的自信心又出現搖擺不定的狀況。
因此提供以下建議:
1.可以請原來的老師, 以游戲的形式讓新老師與幼兒間相互認識與了解及提供資料。 這樣做,可以減少孩子適應陌生和減少適應的難度。
2.參加家長會, 親師一起溝通: 相信原來的老師都會盡可能地向新老師介紹孩子的長處,家長也要少提孩子不會什麼或負向行為, 給新老師和孩子留有互相發現、互相賞識的空間, 避免先入為主的成見, 干擾新老師對孩子的準確判斷。 為了溝通的有效, 如果家長和新老師時間可以,可提前和老師瞭孩子的狀況和自己擔憂, 熟悉彼此的狀況, 老師對孩子的個性特點有更多的了解, 教育會更具針對性。 幼兒園老師的更換有利也有弊, 學習適應和過去離別對我們的孩子是一輩子需要學習的。
詢問國中特教班非身心障礙者如何申請就讀?
建議至預計就讀的國中輔導室詢問條件,或去電縣政府教育局洽詢。
我的小孩已經要入小學一年級,目前已經確定有安排在資源班的資源,但是我想再幫孩子安排其他療育資源,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
入小一以後的療育資源目前都是已醫院或是復健診所為主。
有少數的基金會或發展中心有提供入小一以後的課業輔導,但都需家長自費,家長可以搜尋居住地相關的基金會詢問服務內容和收費。
也有個人工作室或老師提供服務,但是家長選擇這樣的服務時需要透過管道詢問老師的服務品質對孩子會比較有保障。
我的小孩已經要進入小學一年級,請問是不是可以繼續使用療育資源缺乏地區的定點療育資源?
目前各地區的定點療育資源都只提供到入小一前(最慢每年8月底前結案),因為已經進入教育系統,儘量透過入小一前的鑑定安置委員會,爭取巡迴輔導的服務或是資源班的補救教學。
長期在上海,孩子滿五足歲,有遠視,表達能力不佳,八月份回台灣待一個月想找療育資源。
1.語言治療需至大醫院排隊,但一個月可能排不到課程。
2.遠視與語言表達能力無直接關係,可至本會安排諮詢。
復健科開的診斷證明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報告書是否相同?
不同。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報告書」是經由許多專業人員依據兒童發展的粗大動作、精細動作、感覺統合、口語能力、認知功能、社會互動行為及情緒問題,使用有信、效度的評估表進行評估後的診斷結果,且評估完畢後,會由醫院提供未來療育介入的建議,醫師也會詳細說明整份報告書的結果。
小提醒:雖然診斷證明與評估報告書皆可以申請療育補助及交通費3000元(低收入戶5000元)。但兩種文件對於兒童發展的全面性瞭解還是有很大差異,單一科別提供之診斷,無法完全瞭解孩子全面性發展狀況,若希望能全盤瞭解兒童發展狀況,建議還是進行完整評估。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的好處?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經由專業間或跨專業的合作,使評估更具完整性,使用評估工具找出兒童目前發展較不足的部份。醫生、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或等專業人員,會針對評估結果給予家長療育方向的建議幫助家長瞭解孩子發展較慢的部份,找尋適合的療育資源協助孩子發展。另外,在評估過程中若發現兒童有其他生理問題,也能及時得到適當的轉介。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流程?
每家評估中心或醫院有其自行制定的評估流程,透過評估中心聯絡窗口安排,或直接至評估醫院門診求診,皆可得到相關之評估服務。評估完成後,評估單位應給予評估報告書,依評估報告書建議,可以至醫院、診所、發展中心或居家、學校接受適當療育。
評估報告書到期,是否可至非前次評估的醫院進行評估?
可至其他醫院評估。
重新評估的時間是到期後再安排嗎?
須等評估報告書到期再排,詳細安排方式請致電該評估醫院詢問。
上述內容尚未回答我的疑問..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會盡快為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