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快問快答發問規則
  • 發問前請先搜尋參考其他家長的類似問題。
  • 若相關搜尋結果仍未能解答您的問題,請填寫底下提問表單。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
  • 我們會以EMAIL回覆您的提問,如未收到EMAIL,可直接至此頁面重新輸入問題關鍵字查詢。
  • 若不想公開姓名,請填寫暱稱,或選擇匿名送出。
  • 若不想分享提問內容,請勾選「內容保密」
  • 建議您在發問時,告知您(問題)所在「縣市」、「兒童年齡」、兒童目前「就醫」資訊、「就學」及「療育」狀況,我們比較能依據您提供詳細資料給予適當的答案。

我的孩子是發展遲緩兒童,我要如何幫我的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

專業回覆2017-10-2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當發現孩子發展有遲緩或障礙現象時,家長就擔心著孩子的成長,積極為孩子準備最好的治療與教育,希望孩子的發展有進步,而當孩子要讀幼兒園了,家長要怎樣準撤迎接孩子的入學呢?想想孩子的需要,考量自已的期待、外在的環境等。目前學前階段仍不屬於義務教育,因此個家長都要依孩子與自己的需求去做考量。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認清孩子現有的能力與需要
家長應優先了解孩子現有的能力及孩子的需要。除由發展遲緩的平告書、身心障礙手冊別及等級了解孩子外,更應實際去正視孩子的全面性能力-認知、情緖、溝通、生活自理、行動、體能等狀況、孩子的優/弱勢點,再思考學習環境的安排,以降低孩子學習上的不適應或挫敗。
2.認識幼兒園的生活
入幼轉銜接工作除了著重孩子社會適應的問題,學校整體環境、課程內容、作息時間、上學的路線......對孩子也是一件大事。以每天幼兒園活動內容為例,家長如何配合導師協助孩子適應問題,是否需讀全天及靜坐2.-30分鐘、在校吃點心、午餐、廁所及相關遊樂器材設施、睡午覺等等,這些內容若家長能事先知道,也許對孩子入學的期待與準備將更符合孩子的能力與需要。此時家長可能會發出疑問?要如何得知這些訊息呢?
3.主動求知及參與轉銜說明相關活動
家長可由以下二種管道了解:
(1)主動就孩子想要進入所屬學區學校幼兒園進行了解。
(2)參與入學轉銜說明活動。如各縣市辦理學前身心障礙幼兒入幼兒園鑑定及安置服務等,若孩子戶籍地縣市政府舉辦入學轉銜服務說明活動,請家長積極參與。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可得知上述訊息,亦可掌握特教資源、舉辦時間、地點、內容等相關事宜可詢問縣市教育局主管特殊育業務單位或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及個案管理中心或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

但是應為受限公立幼兒園收托人數有限,很多發展遲緩兒需要選擇私幼。因此家長選擇的要點要考量除了幼兒園需要合法立案、接送方便、價格是否合理外。其他要考量建議如下:
1. 尊重幼兒的發展: 課程和環境的安排上也會依著班上每位幼兒不同的需求而有所調整。老師們也能以最自然的方式,來協助班上的每個孩子參與活動,並定期追蹤每個孩子發展、活動參與以及在個別化教育目標上進步的情形。
2. 老師的穩定度:私幼教保流動率大,教職員工作的穩定度,也有助於孩子與老師間建立穩定的關係和情感依附,更有助於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
3. 幼兒園老師願意接納發展遲緩的孩子: 園所長的態度和信念,以及老師們的態度和教學品質,只要園長、老師相信,所有的幼兒們只要給予機會,都有能力且願意學習,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的學習環境,哪孩子進入幼兒園,接受融合教育才能成功。
4. 幼兒園是否協助家長連結所需的資協助: 融合幼兒園的班級需要許多的資源來支持其運作,以便讓幼兒能在教室裡得到更具整合性的專業服務。如此,幼兒不論在學習或是在與友伴或成人的互動上,都更能得心應手、發展其潛能。這些支持性的資源依著幼兒們需求的不同也不盡相同。因此當家長入幼時可請幼兒園向教育主管巡迴輔導系統棟提出申請,讓不同專業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定期到幼兒的班級提供服務,並且定期的跟幼兒的老師和家長開會,彼此分享、討論和追蹤幼兒的進展。
 

如何找適合發展遲緩兒童的安親班?

專業回覆2017-10-24

雖然有些學校有提供課後輔導服務,但是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配合學校的時間,也不是每個學校都有辦理。
1. 建議找立案的安親班
2. 師生的比例
3. 有沒有照顧或輔導發展遲緩兒童的經驗
4. 清楚告知自己對孩子課業的要求。
最後提醒家長需要清楚,安親班的老師,不是孩子的家教。畢竟目前專門收托遲緩兒或身心障礙兒童的安親班,在服務資源方面仍嚴重不足。
 

我的孩子是發展遲緩兒童,六歲後該怎麼協助他?

專業回覆2017-10-24

入小學,是發展遲緩兒童使用療育資源一個很大的轉捩點。孩子白天的生活時間幾乎多以學校生活為主,因此建議家長經由正式的鑑定安置,幫孩子取得教育局所提供的教育資源,如班級巡迴輔導、資源班的輔助教學。在醫療方面,家長需要考量自己和孩子接受專業治療的時間能否配合。

我的孩子從中班要升大班,需要換老師,我怕孩子不是適應,要怎麼幫孩子學習適應?

專業回覆2017-10-24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除父母家人之外, 老師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之一。 讓孩子熟悉、適應不同教學風格的老師, 也是一件好事。 多換老師對孩子來說也是多接觸榜樣、多豐富自己經驗的機會。 當然這對我們性格偏內向、膽小、適應慢的孩子則可能需要一些適應時間, 也許孩子剛剛建立起來的自信心又出現搖擺不定的狀況。
因此提供以下建議:
1.可以請原來的老師, 以游戲的形式讓新老師與幼兒間相互認識與了解及提供資料。 這樣做,可以減少孩子適應陌生和減少適應的難度。
2.參加家長會, 親師一起溝通: 相信原來的老師都會盡可能地向新老師介紹孩子的長處,家長也要少提孩子不會什麼或負向行為, 給新老師和孩子留有互相發現、互相賞識的空間, 避免先入為主的成見, 干擾新老師對孩子的準確判斷。 為了溝通的有效, 如果家長和新老師時間可以,可提前和老師瞭孩子的狀況和自己擔憂, 熟悉彼此的狀況, 老師對孩子的個性特點有更多的了解, 教育會更具針對性。 幼兒園老師的更換有利也有弊, 學習適應和過去離別對我們的孩子是一輩子需要學習的。

詢問國中特教班非身心障礙者如何申請就讀?

專業回覆2017-10-24

建議至預計就讀的國中輔導室詢問條件,或去電縣政府教育局洽詢。

我的小孩已經要入小學一年級,目前已經確定有安排在資源班的資源,但是我想再幫孩子安排其他療育資源,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

專業回覆2017-10-24

入小一以後的療育資源目前都是已醫院或是復健診所為主。
有少數的基金會或發展中心有提供入小一以後的課業輔導,但都需家長自費,家長可以搜尋居住地相關的基金會詢問服務內容和收費。
也有個人工作室或老師提供服務,但是家長選擇這樣的服務時需要透過管道詢問老師的服務品質對孩子會比較有保障。

我的小孩已經要進入小學一年級,請問是不是可以繼續使用療育資源缺乏地區的定點療育資源?

專業回覆2017-10-24

目前各地區的定點療育資源都只提供到入小一前(最慢每年8月底前結案),因為已經進入教育系統,儘量透過入小一前的鑑定安置委員會,爭取巡迴輔導的服務或是資源班的補救教學。

長期在上海,孩子滿五足歲,有遠視,表達能力不佳,八月份回台灣待一個月想找療育資源。

專業回覆2017-10-24

1.語言治療需至大醫院排隊,但一個月可能排不到課程。
2.遠視與語言表達能力無直接關係,可至本會安排諮詢。

復健科開的診斷證明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報告書是否相同?

專業回覆2017-10-24

不同。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報告書」是經由許多專業人員依據兒童發展的粗大動作、精細動作、感覺統合、口語能力、認知功能、社會互動行為及情緒問題,使用有信、效度的評估表進行評估後的診斷結果,且評估完畢後,會由醫院提供未來療育介入的建議,醫師也會詳細說明整份報告書的結果。
小提醒:雖然診斷證明與評估報告書皆可以申請療育補助及交通費3000元(低收入戶5000元)。但兩種文件對於兒童發展的全面性瞭解還是有很大差異,單一科別提供之診斷,無法完全瞭解孩子全面性發展狀況,若希望能全盤瞭解兒童發展狀況,建議還是進行完整評估。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的好處?

專業回覆2017-10-24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經由專業間或跨專業的合作,使評估更具完整性,使用評估工具找出兒童目前發展較不足的部份。醫生、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或等專業人員,會針對評估結果給予家長療育方向的建議幫助家長瞭解孩子發展較慢的部份,找尋適合的療育資源協助孩子發展。另外,在評估過程中若發現兒童有其他生理問題,也能及時得到適當的轉介。


上述內容尚未回答我的疑問..

* 一般問題將於工作日48小時內回覆,遇例假日順延,特殊專業問題請耐心等候,會盡快為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