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正向行為第一招:讓「生氣」先打卡

2017-05-23

文/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 執行長 蔡美芬


在北海岸到宅服務進入了第二個月,小浩家是我服務的第一個案家。每次到小浩家,他總是帶著剛睡醒的眼睛,聽到媽媽總是大聲吼著「你不起床,我生氣了」、「你不要太過分,我生氣了」、「你不專心上課,我要生氣了」、「你太過分了,我要告訴**老師」等等。這也許是很多大人要求孩子要做好地語句,大人似乎認為, 只要讓孩子意識到爸媽生氣,就會乖乖聽話。事實上, 當爸媽的總是對孩子說「我生氣了」, 就是企圖在用自己的情緒操控孩子,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是變相的對孩子”情緒勒索”。 所以在小浩家,觀察到的小浩,總是三不五時偷看媽媽,而媽媽和小浩也重覆以”生氣”為主詞的互動關係。


其實艾瑞克森的社會生理發展理論顯示,孩子如果在6歲前經常面對成人生氣、對行為的否定、容易形成消極的負向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甚至害怕與人相處。而從小浩身上發現,是對媽媽的依附關係緊密、分離焦慮嚴重。雖然已經五歲多,除了到幼兒園以外,在其他地方總是不停哭鬧。但是媽媽不會體察這樣做,會讓孩子不開心,如果一直持續會影響孩子社會生理的健康發展。


對待孩子的行為,請爸媽先息怒,想想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雖然家長不一定具備孩子行為分析技巧的能力,但先想想孩子為什麼要你「一吼再吼」。像小浩會引起媽媽怒吼的原因是「上課沒有坐好」,生理上的原因是肌肉張力低,維持肢體的穩定度時間就會出現影響。而會經常想要回頭找媽媽,是因為在課程中想要和媽媽分享自己的成果,得到媽媽肯定。但是媽媽因為自己對於學習的認知是「要乖乖坐好」,沒有符合乖的原則,就用怒氣來威脅孩子。因此給家長建議如果孩子表現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譬如突然大哭大鬧、上課不專心…等,其實展現大人的「怒氣」,來壓抑孩子當下情緒行為,其實是無效的行為處理,雖然當下也許出現「成效」,但長期對孩子自我形象及情緒行為並無助益。


處理行為並沒有特效藥,家長先保持冷靜,就算很生氣如情緒像火山爆發的溶岩-滾燙燙,但是要懂得「打卡」,讓自己的情緒下班休假去。就算生氣也要很「優雅」,靜心觀察孩子哭鬧或不專心的原因,盡量用氣柔語平的語氣詢問孩子:是沒睡好? 身體不舒服?還是在學校受委屈?對陌生地方感覺不安?了解情況之後再處理你「眼中」孩子的問題。其實孩子重複性的行為問題如大人眼中不良的行為如坐不住、不專心、亂扔東西等等,家長也要有耐心的引導他,像是「把東西放回原位」「你前面很專心,如果繼續這樣做下去會更好」…等這些話來引導。當孩子認真地改正過來, 爸爸媽媽要即時表達稱讚,讓他感覺到錯而能改會受到表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我從不告訴家長要"零'情緒,因為只要是父母絕對做不到,但是提醒的是情緒爆發前要先奉行例休,適時打卡。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