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學童的問題行為 – 校園篇
2019-06-10prev
next
如何預防學童的問題行為 – 校園篇
翻譯自Autism Speaks (https://www.autismspeaks.org/tool-kit-excerpt/ideas-preventing-challenging-behavior-school)
譯者:陳孟筳
譯者的話:內文有不符合本國文化的部分有作稍微修改。
校園百寶箱裡面 (請參閱Autism Speaks網站) 有充分的資訊,來協助老師和在學校中的各個成員來支持、協助患有自閉症的學童。以下為當中的摘錄。
- 將行為視為溝通的方式。試著了解行為背後想要溝通的內容和教導學童如何用適切的方式表達,倘若學童成功嘗試應給予其正向鼓勵。
- 依據班級所有學童的需求建立教室行為計畫,以提升期待行為出現的頻率。
- 為每個自閉症學童建立個別化正向行為支持方案。
- 對於行為提供特定的回饋,以及充分的稱讚與獎賞。
- 刻意注意學生表現良好的時刻,並給予鼓勵 (例如:”非常好!你按照規矩的在走廊上行走,且按照順序排隊,太棒了!”)。
- 建立組織和協助轉銜。
- 溝通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可以使用每日和短版的行程表,在行程改變時事先提出警告,協助學生為了非預期性的事件作準備,例如防火演習、校外教學、或是代課老師等等。
- 提供選項讓學童作選擇,讓學童有合理程度的控制感 (例如:”我們應該先來作什麼呢?數學或閱讀?”或是”你想要作10題數學問題,還是15題數學問題呢?”)。即使學生沒有真正的選擇權,他仍可以感覺他對於決定行程有些貢獻,而不是每天都被指導去作各個步驟。
- 在校園中提供一個讓學生感到”安全的角落或地方”,一個可以讓學生感到安全、可以平靜下來、可以逃離過度刺激的環境或感官刺激、再次準備好加入團體活動的地方,像是另一間教室、教室內的一個帳篷或是角落、或是某個特定老師或是校長/副校長的教室或是辦公室。
- 練習增加彈性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一開始請在學童感到平靜和舒適的狀態下學習,並提供什麼是冷靜、準備好參與活動狀態的架構。
- 利用休息時間來讓學童恢復到平靜狀態,或是作為學童”努力”後的獎勵,不過要注意學童休息時間的模式和時間。若在學童情緒爆發的中間,或是在學童較不喜歡的活動不當使用休息時間,容易增加問題行為發生的頻率,因為易變成學童使用的策略 (例如:”如果我尖叫,我可以躲避數學課,並且坐在懶骨頭上!)。教導學生在情緒爆發前,主動使用適當的視覺提示 (像是舉手、或是以下提及的視覺輔具) 要求休息。
- 提供溝通的選項,和探索讓學童表達情緒、疑惑、或是他/她的觀點的機會。
- 教導可能發生的情境和等待的策略,最好是簡單策略的一系列變化,像是”倒數 (5, 4, 3, 2, 1)”,”先”與”後”,和”等待”的提示卡片,這些策略皆可在多個情境中應用。
- 評估學童需要改變的行為,思考會造成行為發生的因子,行為發生的細節,和隨著行為發生後所發生的事件 – 告訴第三人以得知他們的想法,發展和了解學童行為背後的功能性 (行為目的),藉此來發展替代行為或策略。尋求心理師或行為專家的協助,來進行需解決的行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