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幼兒一起閱讀圖畫書-10

2010-10-22

文/李淑娥老師

「早期閱讀、親子共讀」是近年來教育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對幼兒教育十分強調的主張,即使對發展遲緩和各類身心障礙的幼兒,亦是同等重要。因為好聽又好玩的圖畫書(又名繪本故事),是幼兒在不識字前,一項很重要的語言學習工具,也影響到未來純文字的學習。父母的聲音是孩子最熟悉、最感親切的語言,當家長將繪本的內容傳述給孩子時,除了提供豐富的語言範本供孩子學習外,並能藉由親子間的互動關係達到親密情感的交流,讓彼此享受共讀的樂趣,更能幫助嬰幼兒智能和情意的發展,增進親子關係。根據中國人權協會的研究報告(2000年12月),台灣地區親子最常做的活動是「看電視」,最少做的是「講故事或看故事書」,只佔所有親子活動的百分之九點七二,可見多數家長仍缺乏與孩子一起閱讀的習慣。本文將針對發展遲緩幼兒的早期閱讀需要考慮的事項做說明。

一、早期閱讀的好處:

1.    延長幼兒的專注力:

     閱讀圖畫書可提供孩子比較長時間的注意聆聽一段完整的內容,發展遲緩幼兒都有注意力很短暫的特質,家長更可以利用閱讀繪本的機會,逐漸加長孩子聽故事的時間,讓他在無意中慢慢的延長聆聽他人說話的時間,培養未來上學聽老師講課的專注力。

2.    提升幼兒的語言技巧:

     閱讀圖畫書可提供豐富和多樣的詞彙、句子以及情境內容,可增加幼兒的語言經驗和理解能力。況且,相同的圖畫書可一看再看,提供幼兒重複練習的機會,表達技巧也因而愈來愈熟練。

3.    增進幼兒的認知能力:

     圖畫書種類繁多,人文、社會、自然無所不包,可以開拓幼兒的視野,對世界中的各種事物見聞增廣,認知理解能力自然跟著提升。

4.    建立幼兒的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建立很重要,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家庭是最重要的推手。從小閱讀是帶動閱讀習慣的主因,幼兒閱讀圖畫書,是長大後純文字閱讀的暖身,對未來讀字和書寫的能力關係相當密切。

5.    增進親子關係:

     閱讀提供親子共處的機會,零到六歲是親子共讀最重要的階段,不僅是享受書的內容,更是享受親子共處的時光。共讀圖畫書,既能豐富孩子的生命,又能和孩子一起談論一些事物,比起其他的親子活動提供更多的情感分享、語言交流機會,所以親子關係會更加和諧親密。

 

二、早期閱讀的方法:

1.    舒適的姿勢:

     閱讀的姿勢要舒適才能持久,隨著幼兒的年齡和喜好,選擇坐在父母的膝蓋上、坐在椅子上、坐在桌子旁邊、或是一起趴在地板上、甚至睡覺前的床邊說故事,都是可用的姿勢。最好能面對面的閱讀,親子間可以有比較多的互動。對於注意力極為短暫的過動幼兒,最初可一起坐在地板上,讓他坐在大人雙腿間,利用摟抱來控制其行動;或者,桌子靠近牆角,利用桌邊和牆壁擋住其行動;也可以坐在幼兒後面,利用雙手壓肩的動作減少幼兒離開座位的行為。

2.    適合的材質:

         幼兒在不同的年齡,會以不同的方式,從書本中學習及享受書中的樂趣。一歲多的嬰兒會覺得吃書、撕書比看書好玩,這時給他布書(用布製作的書)或厚紙板的書比較安全。接著,他會比較喜歡可以摸、聞或玩弄的書,這時立體書比較適合。再大一點,他喜歡看和指出他知道的事物,這時就可以給一般的平面書。不過,布書和立體書一直是發展遲緩兒的最愛。

3.    生活相關的內容:

     選擇圖畫書要注意是否貼近幼兒的經驗,否則不易帶動閱讀,尤其是年齡小或發展遲緩幼兒。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洗澡、上廁所、動物、上幼兒園等,都能引起幼兒很大的興趣,所以編製孩子自己經驗的小書,更能引起他的興趣,讓他百看不厭,如「全家坐車出遊」的照片書,是提供幼兒練習敘述自己生活經驗的最好教材。

4.    有趣的閱讀方式:

     親子共讀圖畫書,可以將自己所看到、所體會到的內容,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說給他聽,和他一起分享。也可以先觀察孩子拿著書本在做什麼,傾聽孩子所發的聲音或所說的詞彙,模仿孩子的聲音和動作,並同時增加新詞彙或新句子和新動作,提供充分的語言互動示範。對發展遲緩幼兒,最重要的是閱讀方式要生動有趣,先讓幼兒完整的體會享受書中的樂趣,反覆閱讀他有興趣的同一本書,直到幼兒能主動跟著簡單的述說,或自己說故事,才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技巧,不要同時閱讀太多本書,記憶和印象都不足。最忌諱邊說邊問問題,雖然仍有親子互動,往往孩子只學到支離破碎的片段,無法形成完整的概念,這種有負擔的閱讀,很難培養幼兒以後愛看書的習慣。

5.    善用社會資源:

         對學前幼兒來說,家庭是最好的圖書室,但帶著孩子到附近的圖書館、書店、舊書攤逛逛,和孩子一起選擇共讀的書,也是親子間無限的樂趣,更能增強孩子閱讀的動機。另外,教育部設置的兒童閱讀網站,提供親子共讀、閱讀活動、研習資訊、好書推薦、有趣電子書等相關訊息,可以上網察看。 http://www.reading.edu.tw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