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懂了嗎?「我說的是。。。 」 」 ~淺談構音/音韻異常~

2015-01-09

文/語言治療師 張嘉芸

「我的小朋友是不是舌頭太短,講話才會不清楚?可是帶去給醫生看,醫生回答說沒有問題。」
「老師,你看看我的小朋友是不是舌頭有問題?帶去給醫生看,醫生說:『正常』。可是,講話都『臭奶呆』,怎麼教都改不過來。是不是這個(指頭殼)的問題?」
「講話這個樣子,自己以後會不會好?我家長輩說:『長大自己會好。』」
「我以為是舌頭太短,帶去醫院剪舌繫帶,講話也沒有比較清楚。」
「我的小朋友在正音班已經有一段時間,可是,怎麼教發音就是不正確。」

以上的對話,常常是家長帶著小孩對著語言治療師常提出的問題與疑惑。

這是所謂的「構音/音韻異常」。為什麼要叫做構音/音韻異常?構音指的是由口腔、雙唇、齒、舌、硬顎、軟顎、鼻腔、咽等發音器官在說話時彼此之間的協調所發出的語音;音韻則是語音規則的掌控認識。構音/音韻異常一般分為兩種:功能性和器質性的構音異常。功能性的構音異常,也就是沒有生理構造上的異常,只要簡單經由語言治療後,常常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是所有的語言障礙類別中常見的一種。器質性的構音異常是指因生理構造上的異常所造成的。例如,唇顎裂,聽力障礙所引起的。若為器質性的構音異常或其他的語言障礙類型所伴隨的構音異常,則須藉著醫療手術及/或其他的治療方法同時著手,還有伴隨語言異常,這將不包括在本文的介紹。

再詳細說明功能性構音異常:就是說話時產生錯誤的語音。通常,兒童在語言發展的階段,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將錯誤的語音做自我的修正,然而,卻有一些小朋友無法做這樣的調整。但發現這些小朋友在日常生活的表現及學習能力皆與一般兒童無異,也沒有如聽覺、知覺障礙和發音構造上的問題。構音/音韻障礙有兩種分法。依傳統的分類如下:
1.取代音。例如:「兔子」說成「褲子」,「肚子」說成「固個」,這是舌根音化(聽起來是ㄍㄎ的語音);「阿公」說成「阿東」,「姑姑」說成「嘟嘟」,這是舌尖音化(聽起來是ㄉㄊ的語音);「皮包」說成「鼻包」,「蘋果」說成「賓國」,這是未送氣音,取代送氣音。
2.添加音。例如「貓咪」說成「喵咪」;「咬人」說成「小人」。
3.簡化音。例如:「白色」說成「拔色」,這是複韻母簡化。
4.省略音。在韻母(母音),例如:將隨聲韻母ㄢㄣㄤㄥ說成 ㄚ等的錯誤。「奶奶」說成「矮矮」;「鼻子」說成「疑子」,這是聲母省略。
5.扭曲音。無法找出現有的音或聽不懂。

第二種分法是依音韻的歷程做分類,也就是依每一組的語言特質做分類。有舌根音化、舌尖音化、塞音化、塞擦音化、擦音化、齒外發音、聲母/韻母省略、隨聲韻母簡化、複韻母簡化和其他。

不管那一種分類,發音針能經由語言治療而矯正嗎?有些家長心存疑惑,但,答案是肯定的。治療的方法及過程或許因治療師而有些差異,但都大都依據理論背景來訂定治療方針。分別簡述如下:
一、知覺運動技巧模式:將構音/音韻當作是一種運動技巧的學習(例如:學騎腳踏車)。更明白的說,就是每一個語音的產生,都有一個特定的相關位置。所以,語音的學習是根據特定的舌位來發音,學習改正舌位來矯正錯誤音。與舌繫帶的長短沒有絕對的關係,但與舌頭的靈敏度(舌頭擺放位置與運動技巧)有關。

二、區辨模式:這個模式強調語音/音韻的學習,是透過分辨、比較語音之間的不同而得來的。簡易的說,也就是小朋友在語音的學習過程中,和別人的發音相互比較而自己做修正。大部分的小朋友隨著年紀的成熟,能有效的修正。但有些小朋友雖能分辨自己的發音與別人不同,確無法自我修正,或者,他沒有察覺自己與別人的發音不同。此兩者皆須語言治療師的幫忙。

三、音韻模式:假設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小朋友的語音發展是由單音開始,隨著音韻的成熟,再發展出結合音或同性質的音。如,先發展出ㄚ和ㄧ,再有ㄞ的出現;先有ㄅ的出現,再有ㄆ的出現。換句話說,就是語音的發展是依其性質,有先後次序及相關性。所以,當有錯誤語音出現時,其同質性的音也必然發生同樣的錯誤。

以上機轉指出,單純性的構音障礙與學習及成熟度有關。所以,到底什麼時接候受治療最適合呢?須考慮小朋友的年齡、接受度,切勿在孩子尚未有心理準備時,強迫接受治療。ㄧ般認為四歲半至七歲為最佳介入時機,因為語音的發展已達到一定的成熟度與穩定性,且理解力也達到一定的水準。假若伴隨有發展遲緩或其他語言障礙,則不在此條件內。

在接受構音/音韻矯正時,應注意下列幾點:
1.先了解孩童的整體的語音錯誤類型,依其個別能力來設定目標。
2.有些孩子口腔的感覺統合與活動度較差,如流口水、咀嚼功能差,可能會伴隨口腔功能的訓練。
3.建立孩子對自己語音發出的認識及學習的動機。
4.在兒童語言發展期間,會因辭不達意或構音偏差太大,而出現口吃或說話不流暢,要心平氣合的等孩子把話說完,切勿一直催促他或提醒孩子”你慢慢講’,以免孩子對說話感到畏懼。必要時覆述他想說的話。
5.語音矯正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而且不是一學就會發某個音以後,馬上每次都可以說對。
6.課程安排都是有設計的,請家長不要自行糾正治療師尚未矯正的音,以免造成孩子的混淆。
7.語言治療需投入很多心力,對孩子而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家長應多鼓勵孩子學習,不要心急,以免讓孩子覺得挫折而退縮。
8.治療結束後,家長需幫孩子複習,使經過矯正的音能類化使用在日常生活。

經由語言治療的協助在加上小朋友自己的努力, 「我在說什麼。。。」當然是可以聽的懂。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