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治療師在早療所提供的服務

2008-01-18

文/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 職能治療師 單秀蘭

 

敝人有幸曾在醫療院所及教育體系擔任專職小兒職能治療師,參與早療評估、鑑定、療育、諮詢、轉銜工作,也因應個案需要,在幼托園所內隨班觀察或在宅療育,並參與個別教育會議(IEP)等。現在工作移動到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參與北縣偏遠地區的早療服務計劃。雖然工作性質不變,但少了醫療體系的固定的工作內容及了解職能治療並主動接受服務的個案家庭及團隊,相形之下,自己的溝通技巧及了解提供哪些服務,並善用週遭資源整合,就非常重要!多年工作心得摸索下來,將心比心,覺得自己的心柔軟不少,也更能尊重個案家庭及其他專業,當然對於自己所觀察發現到的,也可能的費盡口舌分享給其他專業團隊,因為我知道早療的服務不只是此時、此景、此物、此人,而是一種觀念的深植,使其延伸在家、在校、共同生活的家人、學校師生、社政及衛生單位,環環相扣,如此方能事半功倍,節省許多人事、時間及精神…。

 

在此回到正題,提出自己以為職能治療師能在早療領域中,可提供的服務內容,給關心早療服務的專業團隊及家長參考!

 

此文所提到的

 

早療服務年齡及對象,是指0-6歲疑似及確認發展遲緩或既知的發展障礙兒童及其家庭,還有其幼托園所老師。

 

職能治療師在早療可提供的服務,如下:

 

一、            對於在幼托園所或其他地點,身為專業團隊的一員,初次接觸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對其家庭及老師,就其生活情境、發展問題,先作初步的資料蒐集及問題釐清並進行職能評估。

 

二、            在專業團隊的聯合評估中,職能治療師可就其發展年齡,所需的認知、動作功能(生活自理:餵食、穿脫衣褲、書畫技能、學習能力:特別是視知覺方面的學習、遊戲互動技巧、情緒行為:可就感統及知動能力)及親子關係,還有生活學習情境分析,個案、照顧者、老師的個性特質等做評估及判斷,並就職能治療師的觀點,分享給其他專業及家庭、教師參考。

 

三、            職能治療師針對該個案家庭、幼托園所老師,及其有的社會、醫療資源,提供帶班示範(老師需在場)、進班觀察介入、諮詢(含職能治療療育記錄分享於其他相關專業)、抽離個別/團體療育示範(照顧者需在場),必要時可會同社工或其他相關專業家訪,以更清楚個案及其家庭狀況。

 

四、            職能治療師亦可視其個案學習及生活需要,給予輔具、環境上的建議。並轉介相關專業及資源。

 

五、            職能治療師除了將療育技巧生活化、實用化的將專業能力釋放於個案管理者及其照顧者外(除了教會技巧外,更要讓執行者知其所以然),使其能類化在其他的作息時間,亦需學習並於活動中融入其他專業的建議。

 

六、            職能治療師對於即將結束療育或因故中斷療育,提供再次職能評估及轉介、轉銜建議,並交予下個療育人員或個管人員追蹤、介入。

 

專業團隊及合作在早療來說是重要的,如何去做?如何去連結?如何去溝通?如何去媒合?更是時時刻刻的面對及考驗!除了專業立場的精進堅定外,專業間彼此的磨合互動交流,是讓專業能相互尊重合作的重要關鍵。以上就職能治療師在早療所提供的服務,作個簡單的介紹及分享。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