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腦性麻痺兒童的上肢動作協調

2010-07-01

文/小兒物理治療師 邱秀靜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活動,我們都需要運用到上肢的動作協調(即肩及整個手臂:肘、腕、指的肌肉力量、方向的動作控制), 也同時需要時間或是空間的協調。舉例來說:當你從桌上拿起一杯牛奶,然後喝下這杯牛奶:你需要移動你的手從桌上到嘴巴, 然後當你在喝牛奶時, 還要握好杯子。接近嘴唇處徐徐將牛奶倒入口中喝下。這一個活動就需要上肢動作協調, 如肘關節的彎曲和伸直的協調。因此, 身為臨床服務者了解有關於動作障礙的服務對象:上肢的動作協調的了解,將有助於提供有效的治療策略。特別是對於半邊動作受影響的腦性麻痺兒童。理想的訓練治療目標是當他們使用上肢操作日常生活活動時,讓他們能功能性的使用雙手。可想而知,這些半邊腦性麻痺兒童並不喜歡也不習慣使用患側的手, 可能的原因有:因為患側手並不能有效的幫忙執行活動。但根據最近的研究指出:一般人及半邊腦性麻痺的大腦兩側有可能互傳訊號。因此共同使用雙手的活動可能會改善患側手的功能。由於這方面的研究缺乏, 所以我們在澳洲進行的研究就是針對調查雙手活動和單手活動的不同點作探討。我們同時也提供不同速度的活動。藉以比較8到18歲的族群,包括:一般兒童、半邊腦性麻痺兒童和四肢腦性麻痺兒童。

 

我們的研究發現:在執行單手和雙手操作的活動時,當活動只需要慢速度執行時, 即使使用雙手, 半邊腦性麻痺兒童能在慢速之下完成活動。執行活動的品質和一般兒童差不多。另外,在執行雙手的活動上,好手並沒有對患側的手造成太大的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確定, 執行活動的速度對半邊腦性麻痺兒童反倒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也就是說, 當活動有越多的速度要求, 就越顯示半邊腦性麻痺兒童在執行活動的品質跟不上一般兒童。

 

     以上結果建議我們在提供復健計劃時, 必須把速度的因素考慮進去。例如活動必須有包含和環境的互動。這些也是我們執行日常生活活動所需的要素。訓練的活動可以是一般簡單的丟接球和去抓移動物體. 或著是更高階的動作活動:像是一些球類競賽、籃球、足球等。另外根據半邊腦性麻痺兒童的動作能力, 活動也可以是包含手部精細動作, 像是彈吉他、鋼琴、敲打電腦鍵盤、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遊戲Wii Sports等;這些活動都包含處理環境的變化, 是有極大的潛能能夠訓練並進而改善半邊腦性麻痺兒童的上肢動作協調問題。關於這方面執行功能性活動的研究, 是我們下一步要執行的計劃。

 

對於四肢腦性麻痺兒童研究發現:他們在執行活動上比半邊腦性麻痺兒童還要困難很多。也會伴隨著一些沒有必要、多餘的動作。四肢腦性麻痺兒童雙手的活動比單手操作還要困難很多。但由於四肢腦性麻痺兒童的個別差異很大, 同樣的活動, 他們可能都會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例如有些人可能用手肘, 有些人可能用手指操控輪椅;所以對於四肢腦性麻痺兒童, 必須要特別根據個別的需要提供訓練計劃。另外, 值得注意的事, 由於四肢腦性麻痺兒童有比較多的動作損傷, 未來我們將研究其他因素, 如痙攣, 攣縮或肌力不足如何影響上肢活動等。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