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孩子的能力

2009-01-13

文/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 早療老師 洪翠蓉

 

不管在學習上還是遊戲上,現在的家長及小孩都遠比十幾年前有更多的選項可以作為選擇,但相對的,孩子的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在學習上,家長會希望孩子可以學得更多,所以在孩子要進入幼托園所的階段,便開始為其挑選一間優良、安全的幼托園所,但在挑選園所時,家長常會覺得迷惘-這麼多的幼托園所我到底該選擇哪一間?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好?還是主題式教學好;全美語的雙語學習環境好?還是傳統學習環境好?玲瑯滿目的幼托園所真的會讓家長們感到眼花撩亂。

 

在這麼多的園所中,對發展已經遲緩的孩子而言更是一大考驗,為了符合這時代的需求,老師被迫提前教孩子們不符他們年紀的課程。學習能力佳的孩子很快就能學會,但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才可以跟上進度。這對我們的遲緩兒來說即是一個相當沈重的壓力,因為他們總是跟不上園所裡其他同儕的進度,不管如何敎學、如何訓練,能記住的常有限,又或者只是短暫的記憶,下次上課時又全忘了,這不僅讓園所老師很受挫,家長亦很難過,孩子更是在無形中受到傷害。

 

在園所裡面對遲緩兒,老師必須先考慮到孩子本身的能力,孩子可以做些什麼,可以給孩子怎麼樣的協助?怎樣的引導方式對孩子來說才是有效的方法等…,這些都必須先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才能獲得初步的瞭解。老師在認識孩子的現況能力後,也才能設計出合適的課程。

 

以畫圖為例,如果今天老師要求孩子要畫出一幅海底世界,必須先看看孩子是否具備下述的起點能力,首先看看孩子知不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可以在畫紙上畫些什麼?是否具備基本的塗鴉技巧-可以畫出哪些線條(直線、橫線、斜線)、可以畫出哪些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畫出來的圖形是否可以做組合...等等,要讓孩子真正有意義的去畫出來,瞭解畫中的主題。而不是給孩子一個主題後,便簡單介紹海底的東西帶過,讓孩子一頭霧水的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在家長方面,必須讓自己有一個觀念-那就是「孩子在園所裡面不一定要跟著學校進度走」。很多家長因為愛之深,責之切,覺得自己明明就已經盡力去敎了,為什麼孩子還是跟不上園所裡的進度?為什麼別人的孩子可以,我的孩子就不行?這樣的想法往往造成家長自己本身的壓力,也在無形中造成孩子的壓力,造成學習上的不快樂,而抗拒學習。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是正常孩子還是遲緩兒。孩子的發展,本來就會有快有慢,不管如何,家長的態度才是決定了孩子學習的重要關鍵,操之過急或是太過安逸,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利的學習態度。對遲緩兒來說,給孩子屬於自己的課程進度會比跟著學校進度來得更有意義。

 

最後,給家長的一些建議如下:對於在園所內的遲緩兒,家長除了請老師提供協助外,亦要積極配合專業人員的治療及在家時親子之間的練習,透過家庭、園所、專業人員三方面的配合,才能讓孩子不斷進步,成就不凡。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