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煩(8)隱憂--在學校遇到的事

2008-07-11

文/臨床心理師    陳麗美

小樂爸爸不贊成去學校的原因,是因為小樂去學校唸書 ,必須要找人陪讀,以處理他的生活上的問題。小樂爸媽都在工作,阿公中風躺在床上,阿婆年紀大了,家裡協調不出其他人可以幫忙照 顧,不可能有人陪他上學,幫他翻書或是處理他的大小便 。上學對小樂來說,不只是上學接受教育,作為照顧者必須要先解決學校沒辦法處理的生活問題,如大便、小便、翻書、抄作業。

小樂媽媽因為是職業婦女,小樂爸爸並不贊成媽媽為小樂辭掉工作去陪讀,所以無法在他旁邊陪讀,堅持要嘗試讓孩子讀書的媽媽只好試著登報找人。爸爸還說:「到時候人換來換去,你會很辛苦。」但是媽媽說:「我不管,先做再說,不行再說,你沒有試,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是,你試了,你自然就會有,可能有不同的結果出現 ,所以我就下去試。我也都不懂,我也很害怕,其實我也很害怕,很害怕沒人應徵、很害怕那人做不住,換來換去的。後來就登報,沒想到、很意外有很多人來應徵,工讀生很多人來應徵,然後我就挑一個削瘦的女生。」(900518小樂M05)後來又換小樂班上另一位腦麻同學的媽媽,請她照顧 ,之後才開始找外勞:從印尼籍換到菲律賓現在是越南籍的外勞在照顧小樂的日常生活起居。

小樂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政府有經費讓學校請助理老師 ,讓他從旁協助小樂功課,和一些老師無法分身做到的事情。但是由於助理老師不耐煩一筆一劃的,帶著他的手練習寫字或是演算 ,有時是助理老師自己幫他寫完考卷,也因此助理老師常跟小樂和媽媽 起衝突。後來媽媽因為小樂和助理老師產生太多衝突,而且助理老師對孩子也沒有耐心,就請學校取消這樣的協助 ,還是由外勞在旁陪讀就好。

原來學校聘請助理老師的用意,是要協助老師一起幫忙學生 ,讓他有更多的練習機會。但是選擇助理老師的時候,通常因為是臨時約聘的工作,不見得可以找到比較有耐心或是受過訓 練的人從旁協助,所以從縣政府直接指派分發下來的約聘人力就顯的良莠不齊,沒有特教方面的基本訓練和對孩子的耐心,從旁協助的美意,就變成直接做完的「好意」,助理老師無法發揮實質協助的功效。

與小樂相差十歲的小恩在讀融合幼稚園的時候,不需要媽媽陪讀。幼稚園老師會幫小恩處理大小便等問題。到了進小學,雖然有外勞照顧,但是媽媽不放心交給外勞陪讀,所以多數時候還是 由她親自陪孩子去學校讀書,外勞在家幫忙門口檳榔攤的生意 。除非家裡有事,必須媽媽親自處理,否則媽媽一定跟到學校當「書童」。

因為是媽媽實際參與教育的現場,所以當媽媽看到老師教學態度的時候,就一直不斷跟爸爸反映她的擔心和不安,以及實際上她看到的教學現 場狀況。「老師懂教育,我懂腦麻,老師不能一直說她不懂腦麻 ,就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她可以問我啊!她都把事情交給助理老師做。雖然助理老師很喜歡小恩,對他也很有耐心,但是這就不是助理老師 的工作,老師不能推卸責任啊!以後繼續給這個老師帶 ,就一直會換沒有經驗的助理老師,都要重新適應和學習,那會很慘啊!」(9405田野筆記)

學校也對媽媽說:助理老師不是給小恩用的,只不過是以他的名義去申請,助理老師還得要去幫其他的小朋友。不過,小恩的班上只有他一個腦麻的學生需要幫忙,其他的小孩都可以跑、可以跳,沒有肢體上的障礙,媽媽不明白助理老師不幫小恩要幫誰呢?

肢體障礙多一些的腦麻孩子,必須由家人設法解決陪讀的問題 ,要由誰來陪讀,通常需要家裡協調出可以陪伴的人力。小樂的媽媽因為先生的反對,也沒有試過辭掉工作去陪他,所以小樂在教養院待了快三年,才進小學唸書。在多數的例子裡,都是由母親辭掉工作陪讀,但是也有家裡其他人從旁協助照顧的例子,例如蔡采薇(1998)的訪談對象B,則是由爺爺扮演陪讀的角色,從小時候的復健,到上小學的處理大小便,直到上國中,B可以用電動輪椅代步,導師也會給協助的同學記功 ,同學都樂於幫B上廁所,讓他和同學打成一片,而爺爺年紀大,加上也已經沒有住在一起,所以他才自行上下學。

助理老師的陪讀因為是約聘,有沒有這樣的協助人力要看政府的經費補助,小恩上到二年級,上學期政府還補助助理老師的錢,但是到學期末政府沒錢了,變成家長自己要解決陪讀的問題。小恩媽媽咬著牙說:老師就說沒錢補助,我們看上學期的助理老師還帶得不錯,只好自己花錢繼續請她幫忙。沒錢,只好請爸爸多跑幾趟檳榔,看可不可以賺到助理老師的錢。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