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聽力檢查

2005-07-07

文/ 楊玉綉聽力師(國泰醫學中心)

成人大都有感覺於自身聽力的變化而就醫治療,小孩子則不同,尤其兩歲以下的幼兒,通常也要到了影響他的語言發展的階段,父母才會帶他們就醫。其實兩三歲的小孩還沒有開始語言發展跡象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例如小孩是否有智力問題及學習障礙?聽力是否正常?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舌繫帶太短、發聲器官異常並不會影響小孩的語言發展,反倒是會影響某些構音,而因為舌繫帶太短而說話異常的個案只佔極少數。聽覺異常才是小孩無法開口學說話或發音不清楚的主要原因。對這些語言發展落後的幼兒,必須先做耳鼻喉的局部檢查,再評估小孩是否聽力異常,並請兒童心智科評估其智能發展。

臨床上聽力的檢查以純音聽力檢查為最常見,純音包括頻率和音強;因為我們人類的聽覺,對於各種頻率的聲音會有不同的音量強度反應。雖然人耳可以聽到的頻率範圍是20Hz到20000Hz,但我們測試聽力時,取接近語音的頻率即包含有低頻(250、500 Hz)、中頻(1000、2000Hz)、高頻(4000、8000Hz),的六個純音頻率來測試,音量強度則從0分貝到120分貝,以分貝(dB)來標示人耳聽得到的最小音量、能忍受的最大音量範圍。有了這些初步的純音聽力檢查概念之後,我們再來瞭解在醫學上如何區分聽障的程度。平均聽閾值小於 25分為聽力正常,平均聽閾值介於 26 ~ 40 分貝為輕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 41 ~ 55 分貝為中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 56 ~ 70 分貝為中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 71 ~ 90 分貝為重度聽力損失;而大於91分貝以上即所謂極重度聽力損失。聽力檢查必須在隔音室中施測,檢查的方法依年齡而異。一般而言,一歲至三歲的幼兒可先用行為觀察法。在給予不同頻率及強度的聲音刺激,觀察是否有被嚇到,或嘗試去尋找聲音來源等反應。有時可用一些會動、會發光的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熟練的檢查者可以用這方法大致判定他的聽力閥值。三歲到六歲幼童一般用遊戲式檢查方法;例如以玩具拿、放來表示,幫助聽力師判斷他的聽力閥值。六歲以上可以和成人一般依聽力師的指示做適當的反應。

 

除了純音聽力檢查之外,一般醫院耳鼻喉科還會加做一項鼓室圖檢查,含中耳鼓室圖及鐙骨肌反射等。可以幫助診斷聽損的病變位置並做為進一步治療的指標,由於鼓室圖檢查大約只須3分鐘內完成,因此在門診中經常使用於學齡前幼兒的中耳炎診斷上。

部份因為過動、多重障礙而配合度差的幼童,可用聽性腦幹反應檢查。原理是給予定量的聲音刺激,再用貼在頭上的電極紀錄腦波反應,得知他的聽力閥值。優點是不需要幼兒主動配合、準確度較高。缺點是必須先予鎮靜,俟其睡著後才能作檢查。另外最近發展出來的耳音傳射檢查,可以測量內耳外毛細胞對刺激音的反應,也可以測量嬰幼兒各個頻率的聽力反應。

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輕度聽力損失,就像單耳聽障的孩童一樣不容易被大人察覺,因為他們不是聽不到聲音而是聽不清楚。只要聽的環境理想他還能維持與人溝通的能力。因為聽力不正常而反應較慢的孩子,在幼稚園或學校常被誤解為容易分心、不專心、不聽話或甚至被疑似過動兒、學習障礙、智能不足或自閉等;因為孩子的年紀小、活動力大,除非飢餓或疼痛,像這類輕度聽力損失或單耳聽障造成與人溝通不便的問題,他們不懂也不會主動告知父母。但是和聽力正常孩童的行為及語言比較,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發現聽障的某些行為特徵。

以下列出8項提供家長參考 :

1.      他不太能判斷聲音的來源,試著把會出聲的玩具藏在房間的任一角落(例如客廳或臥房),聽力正常的孩童通常可以成功的找出音源,有聽力損失的孩童則可能會有幾次錯誤的嘗試之後,才找出聲音的來源。

2.      如果跟他交談或指示他做事,必須不時的拍他肩膀,拉扯他一下或提高音量才能使他專心聽你說話。

3.      觀察他跟別人交談時是不是常常會 “啊?” 或常常反問 “你說甚麼” 要求別人再重複說一次。

4.      在比較吵雜的地方例如餐廳、百貨公司或在同時有多人說話的環境中,他常表示聽不清楚你說甚麼,或乾脆他就不理會你。

5.      聽故事或看電視時只能維持很短的興趣,注意力不集中或常常跑去把電視機的音量扭大聲。

6.      學校的成績突然退步了尤其是聽寫部份,老師也提起他這陣子上課比較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話。

7.      他說話的音量比以前大聲。

8.      跟同伴玩遊戲時表現比較退縮,有時寧可自己一個人玩。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述行為特徵之一,而且經常發生不是偶而一兩次,這顯示他的聽力可能有問題,請帶他到耳鼻喉科做聽力檢查。

另外,在早療評估個案中,有部份孩童其純音聽力檢查正常,可是對於聲音反應卻不一致,例如:聽音辨位(大小、遠近、方位)有困難,害怕噪音或在噪音環境下很難專注或理解他人說話;學習注音符號或拼音有困難,聽覺記憶不佳(無法遵循多項指令);易分心、注意力差;對於不熟悉的人或說話速度快的人,聽覺理解有困難,常要求別人重複說一次。這些孩童除了須要特殊聽力檢查,還須要照會兒童早療團隊評估其各項發展,找出是否有中樞聽知覺處理障礙。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