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智力障礙該上資源班嗎

2005-04-01

文/陳美吟臨床心理師(台北市立醫院婦幼院區心智科)

 

所謂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這群小朋友,在學習成效上從一年級開始就容易出現困難,因為他們的成熟度比同齡落後約三分一左右,簡言:就是目前實際年齡在六歲孩童其認知能力約在四歲左右,如果我們要求一年級的課業他都得跟上,確實是強其所難,我們會發現有些輕度智力障礙的孩童因為聽不懂而變得不專心,也常因此被指責是因為不專心功課才變得不好,所以自然就會被不斷要求或重覆教他還不會的東西,導致孩童排斥上學或缺乏學習興趣,反而沒有進步。

 

既然如此,我們該提供適合他目前認知能力的教材和環境,教育局為了讓輕度落後的孩童可以跟正常同齡的小朋友互動,所以安排了融合教育方式,讓這些孩童只在有困難的科目(如國語、數學)才被安排在資源班,接受輔助教學,而其他課程盡量能夠跟正常兒童一起學習。

 

一般資源班會針對輕度落後的孩童,依他們目前的能力去設計教材,為了奠定該年齡應有的基礎能力,而不是去追趕一年級的課程,譬如:他目前會計數但數完無法正確報數,也就是他的數量概念還沒發展出來,這時我們要做的是先從數量概念開始建立,從5以內慢慢教起,等他都穩定了才進入10以內數量….。而國語方面,注音符號的認識到可以拼音,可能比一年級10週的進度還要花更多的時間才逐漸可以應用,每個孩童需要多少時間學會,因人而異,所以不可超之過急。

 

其實輕度的孩童每年都會有進步,只是無法像正常的孩童那麼多,所以會有落差存在,如果我們能依孩童的狀況提供適合的資源教育,他們可以在資源教育制度之下,上國中資源班、上特教高職習得一技之長,雖然工作特質不可過於複雜,在有計劃訓練和環境經驗的洗禮之下,仍然有機會獲得自我生存的空間。

 

各位家長,不要害怕或擔心孩子進資源教育體系會被貼標籤或看不起,因為一般資源班老師比較了解孩子學習上需要那些協助、以及課程難易度該如何安排、甚至考題和正常班是有所區別、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在成績上可以獲得成就感。當然每個學校資源體系的目標設定及課程內容的設計會有些差異,但在難度、量、進度上是與正常班有所不同。

 

希望這些孩子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培養自信和興趣,各位家長你們可以去自己學區的學校,了解資源班在做些甚麼?好為孩子做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回文章更新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