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丹佛早療模式(ESDM)初階工作坊報導
2025-07-292025年7月26日,由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及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兒童臨床心理實驗室共同主辦「2025年丹佛早療模式初階工作坊」,於政治大學國際玉山講廳舉行,協助專業醫療人員持續進修,以提供更好療育服務。
丹佛早療模式(ESDM)為國際上目前最具實證為基的綜合介入模式之一,由Rogers及Dawson等學者所創立,以典型幼兒早期溝通及社會互動表現作為參照架構,針對12至48個月大自閉症類群(ASD)兒童所設計,以「遊戲」為基礎,融合發展原則的行為介入模式,讓ASD兒童成為一位與他人互動交流的主動參與者。
一日初階工作坊,邀請到國際認證講師 姜忠信教授來進行講授,此次為中文講授,減去許多翻譯的時間,完完整整的上5個多小時。由於丹佛早療模式重視團隊間的彼此合作,此次工作坊有精神科或復健科的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及臨床心理師等跨專業的專家學者們共同參與,與會人員約有139位。
初階工作坊講師從ESDM發展、理論背景及研究成果開始介紹,接著講解ESDM實施程序,如何根據ESDM課程表評估自閉症兒童的各項領域發展,並根據評估的結果以形成較為明確的治療目標。
下午講師介紹「一對一的療育工作」一對一療育工作要教些什麼,成為兒童的玩伴、建立共同參與的例行活動,設計結合不同目標之治療活動、教學中的療育真確度、管理問題行為(挑戰性行為處理)、療育決策樹,以及處理治療無進展之問題。課程中講師使用過往專業者實施範例,讓學員能更了解實際執行狀況。最後講師針對兩種模式「家長參與療育模式、團體版ESDM模式」詳細介紹各自的流程、介入角色及執行方式。
後續將舉辦兩梯次進階工作坊(線上),從進階工作方中學習如何使用ESDM進行治療。
回活動報導總覽